在政策红利驱动下,高新技术企业(高企)申报成为科技型企业的“刚需”,但对服务商而言,精准定位有真实需求的客户仍是核心挑战。传统粗放式拓客方式转化率较低,而掌握科学方法的服务商签约率可显著提升。本文将结合实战经验,拆解高效获客的核心逻辑。
一、高企申报客户的特征画像
需求强烈的企业往往具备以下标签:
- 政策匹配型:
- 属于八大高新技术领域(如生物医药、新材料、信息技术等);
- 注册时间≥1年,拥有自主知识产权(专利、软著等),但未申请过高企资质。
- 行为信号型:
- 近期大量招聘技术研发人员(预示研发投入增加);
- 参与政府项目申报(如专精特新、技改补贴),暴露政策需求。
这类企业普遍面临三大痛点:政策理解偏差、材料组织混乱、研发费用归集不专业。
二、5大高效获客渠道及实战技巧
1. 政府平台:抓取“已行动”企业名单
- 政务服务网:查询“高企认定公示名单”“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名单”,锁定已启动但未通过的企业;
- 招投标平台:中标企业往往资金充足且需政策背书。
2. 大数据工具:AI预测需求窗口期
新一代智能工具可大幅提升效率,例如:
- 动态监控企业行为:
- 实时跟踪专利状态(如“专利年费待缴”“专利驳回复审”);
- 识别招聘动态(如新增技术岗位);
- 企业知识图谱分析:
通过行业、地域、知识产权等标签,快速生成精准名单(如“深圳|生物医药|软著≥5件|无高企资质”)。
工具协同推荐:快启智慧云(ukuaiqi.com)内置“高企申报模型”,可自动筛选达标企业并标注关键联系人职务(如技术总监、财务负责人),实现10秒生成目标名单。
3. 行业垂直场景:打入决策链条
- 协会/园区活动:
加入制造业协会、科技园区联盟,获取企业研发动态; - 代理机构合作:
与会计师事务所、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共享客户资源。
4. 线下场景:建立深度信任
- 政策宣讲会:联合政府举办“高企税收优惠解读会”;
- 老客户转介绍:
提供“推荐奖励”,利用客户背书降低信任成本。

三、关键人触达:3步破冰话术模板
直击决策层痛点:
- 首句话术锚定利益: “王总,贵司刚申请的XX专利,若结合高企认定,可减免40%税费(约XX万元),您是否需要政策解读?”
- 微信跟进强化专业:
发送《高企研发费用归集指南》(附企业定制化测算表); - 上门拜访闭环成交:
携带“知识产权布局+高企申报+补贴申请”三位一体方案。
四、客户持续开发:从单次申报到长期服务
高企认定是起点,后续需求更值得深耕:
- 资质维护:年报抽查、复审材料更新;
- 政策叠加:专精特新、瞪羚企业等后续资质申报;
- 产业链延伸:知识产权质押融资、技术成果转化。
数字化工具可设置“高企复审提醒”,自动推送政策动态,实现二次开发自动化(如快启智慧云的CRM模块)。
结语:精准是效率的核心
找到高企客户需预判需求、精准触达、专业跟进。政府平台提供权威名单,大数据工具解决“找得准、联系快”的问题,而线下场景与话术设计决定最终转化。锁定“正在招聘技术团队”或“专利刚过审”的企业——这些才是高企服务的黄金窗口期。
快启智慧云为AI赋能的获客平台,提供高企申报定向挖掘功能,详情可访问官网ukuaiqi.com

原创文章,作者:快启智慧云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blog.ukuaiqi.com/xsjq/1729.html